可以做出躲闪动作,但不能停下脚步,也不许伏地寻找掩护,被无头箭和铳射的石灰丸子打在身上,虽然不致命但也会火辣辣痛的,被大众次数多的人,自然就作为末位淘汰的垫底者,要受到各种惩罚。
这是名为锻炼胆魄和反应的速成训练。确保他们在友军的射击和敌阵的冲击之间,不会第一时间逃跑或是乱窜。
而因为我之前,仓鼠式的危机感和囤积欲望,从帅司那里没少要到了好些大宗物资,其中也包括相对充足的粮草和罐头等配给品,再加上从河南地方上的搜刮和历次缴获自敌军的辎重物资。
各种主食副食,米面肉菜至少足够我军,再加上刘部人马一起,在战斗状态下坚持三个月有余,如果是处于相对消耗少的守御状态,则可以通过比较合理的计划和安排,持续吃上大半年也不是问题。
只是在河北缴获的粮食物资虽然不少,因为体积和分量上的性价比,就没法带过河来了,而是连同多余的骡马一起,大多沿途散发给了那些“刑州义军”,不然过冬的储备还会更多上一点。
这也是我敢于就地扩充部队的底气所在。既然我军得益安然从河北全身归还,那接下来的事情和立场又有所不同了,
而刘延庆所部,因为在后方休整的缘故,在前方内线战败的时候,倒是乘机收拢了不少友军的溃兵,又获得了我军转交的部分兵械,让他的新军后锋部,逐渐恢复到七千人左右。
好歹我的人与刘延庆部,两下合兵一处,也有堪堪近两万人马,足以与陷入某种困局之中,而应对有些乏力的帅司,进行一番交换和要价了。
但根据我的幕僚们分析,不管帅司那些人再怎么堵心和纠结,在现今有些恶劣的的局势下,也没法继续把我这只犹有兼职和战力的部队,晾在那里不管不问太久的。得到回归的消息之后,他们应该比我还着急才是。
因此我并没能等待上多久,又过了两天,打着伞盖颇为招摇的颁旨使臣,在身穿锦绣罩袍的内班骑兵护送下,就风尘仆仆的赶到了我军中,
然后是一番,擂鼓吹号点齐人马,聚拢众将众星捧月一般的,将对方一行相迎入营中,然后摆下香案聆听上谕。
在这位宣旨的中年内使,勉为其难的收了一袋子金锞子,留在帐中面谈了一小会之后,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,不留下一片云彩,我们也就成了大本营新置的御营左军,
当然,按照这位殿中给事朱彦的说法和交代,这御营军可是比同拱卫十二军标准的,享有一流野战军待遇和资序。
特别考虑到我这只新式战法的部队,在军前的实际情况,一应旗帜服色沿袭不变,只是在各营团队火的大小风雷旗镶边上,增添了御左两个银绣大字。
此外,作为御营的象征,给带来了全套全的军中鼓吹,在主将的扈卫亲随里,也多了六对旗牌和枪戟,作为御营统制官的专属仪仗。
与此同时,同样被编入御营军资序的,还有另外四支部队,其中包括那只曾经在配下协力,名为新军右厢马军,给改编成了御营前军;此外还有一面之缘的徐庆和他的踏白军,给改编成了御营后军;
而其余的两只部队,则出自中路和西路的麾下,显然也是颇为善战且功勋卓著的部队,不过估计就没有什么机会相识了。
虽然同样是统制官,但因为御营左军的主将,乃是大军序的统制官,于是我的本衔也破格再升了一阶,为正四品下千牛卫中郎将,权郓州经略副使,勋受护军将军,国爵永兴县子,食邑两百。
这样,我就算没有继承罗藩那份家业和名号,这个国爵也够我传家后人,饱暖无忧的吃上两代俸禄了。
依例辛稼轩也迁升为御营左军副统制,权郓州兵马都监,从四品上;赵隆为御营左军都虞侯,权郓州提刑事从四品下;陆务观为左军参议,权毫州长史,正五品上。
就连那位一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李观军,也因此摇身变成了左军承宣使,继续负责军前的承递上令、奏报战果、察访敌情,以及不便明言的监军司里之责。
诸营官以折冲、果毅都尉,领正将、副将衔;营下团官以都头、校尉,领部将、备将衔;余下官佐军士,皆有所升迁。也算是把我在主战、辅军、散兵中,权设和正设的那些杂七杂八的头衔,给统一了起来。
当然了,战兵里的矛手和白兵,铳军里的铳手、铳兵、铳士、掷弹兵、老掷弹兵等阶序,由我个人名下所出的军种和勤务津贴,还是照旧就是了。
同时按照人头赏钱二缗,什长以上加给绢半匹,火长给一匹,队正给两件,以此类推,到了我的名下,就变成御赐金牌,飞鱼带,青玉扣,银鱼袋等杂物,外加广府老城正华门外赐邸一所。
凡军前粮械诸事,一应归大本营参辖,别设粮台而另行支给。虽然仍旧依例发在前沿军行司的配下,却仅剩下防戍支掉差遣之权,凡人事签转并嘉奖事宜,备案帅司后直秉江宁的大本营。
而大本营居然下诏以组建御营军为由,直接夺走几只前线部队的管辖权,看起来对前沿军行司的作为,颇有微辞和意见。
宣布完颁赏嘉奖之后,就该开始着手谈条件和交换补偿了。这次宣旨的使臣虽然是后方派遣的,却已经在帅司那里盘桓了好几天,这次还带来了帅司里的某人。
虽然因为与帅司的那点破烂事,有些东西已经形同撕破了脸面,但是没有公开扯旗造反或是拥有自立基础之前,明面上的制度和正式流程,还是多少要遵守一下的。
这次跟着中使前来交涉的,同样是那位李使君的人,实在是在这种那个情况下,其他的人未必敢来了,生怕一不小心,就成了被泄愤的对象了。
比如,不明不白的死在路上,或者失踪的乱民盗匪之中,诸如此类的意外,也是在所难免的。
不过,相比帅司的其他人,这位专署南面诸事的李使君,好歹还留有那么一点情分和渊源在那里,甚少给我们找麻烦的李观军,固然是他的人,给陆务观通风报信和提供一应人员出奔的便利,也是出自他的手尾和示意。
在那位李观军,不,应该是李承宣的担保下,我也就且捏着鼻子,看看来人怎么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