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看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51看书网 > 幻之盛唐 > 第八百一十九章 风生水起

第八百一十九章 风生水起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关中大地笼罩在晴好的灼热阳光中,眯着眼睛,坐在麦秆堆成草垛上,喝着稀释的寥糟。

新收获过大量豆薯的田地里,满是新翻泥土的气息,因为本家的番奴和来自傍户的雇工,正在抢种一些速生好活的瓜菜和扁豆之类,任何牲口都可以通用的粗饲料,好在冬天霜临之前,再收一茬田产。

瓦檐上晒着切片的地瓜和薯块,在夏风和暴晒下,已经干透像长了白霜一样开始挂粉,房梁下的挂肉和风鸭,也露出褐色的纹理,就等送到军庄合作社里去估价换成钱票了。

屋檐下的几个半埋大缸里,新收的玉米酿做的包谷烧,已经微微发出酒醒的声响,虽然随着西北的开拓和经营,一年大半月分中,原本号称舶来的葡萄酒已经不算什么稀罕物件了,但是他还是更喜欢自酿的粮食酒。

那种满是谷物的粘稠醇厚劲儿,不是爽爽甜甜的果子酒,可以比的集体轮作的效率和家庭副业的发达,哪怕是水旱之年,也过的比普通乡村人家要好得多。当别村乡人,还在为年前那一尺布,一块肉而斤斤计较的时候,他们已经能够隔三差五的喝上几口自酿浊酒了。

大量的产品富余,让他们在钱货交易参半的乡村集市上,总是最有购买力也是最受欢迎的人群。

当乡人的孩子,因为多吃了一口,而被父母斥责的时候,军庄的孩童们,已经啃着杂粮豆包,坐在流动幼塾里,有板有眼的听先生授字,当冬季的农闲世界来临之后,稍大一点儿的孩童,就会带着家人备齐的干粮和冬衣,接受所谓集体生活的营训。

当乡人之子还在撒尿玩泥巴的时候,这些军庄子弟已经用了上木质的枪棒,参与像模像样的巡哨或是群猎,或是在呼啸的寒风和大雪纷飞中,参加低强度的工役,学上一些基本常识和技艺。

这种反差性的满足和安心,最后都转变成某为大人所一手缔造的这个体制的衷心和归属感。

作为军屯庄的下一代,已经成长起来,能够像那些父兄辈,劳碌于田埂、工坊之间,但是随着逐渐成年了,却又变成老辈人一番心事。

他的婆娘虽然是拖油瓶再嫁的,从流民屯里用一石谷子说和的寡妇,却是肚皮争气的大脚女人,给他生了五个孩儿,除了一个二女外,其他都是健壮棒实的好小子,他一直有心,将自己的差事和名额,以及床下那一领挂铁,交给拖油瓶过来的阿大,反正他也继承了自己的姓氏和家名,这些年侍奉老子帮教弟弟们,很有些兄长风范,更兼在工坊里报了夜校,已经是会识数和粗读文字的讲究人,但是却又担心其他老几个小子的想法。

所谓掌心掌背都是肉的家务事,他的婆娘更是忧心忡忡不敢多说,只是终日长吁短叹,生怕那几个小子,怪老子偏心和旁人说亲骨肉不如螟蛉子的闲话,所以当他听到那位大人西征域外,需要他们这些老军庄出力的时候,他几乎是咬着牙齿,含着眼泪,将正当中男之年的阿大,送到了某轮西行输补的员额批次中去。

然后用这笔安身钱,给三子聘下媳妇,并逼着他在祖宗灵牌前发誓,生了第一个儿子,就要继给阿大房下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传回来的消息越来越多,听风就是雨的婆娘,也以泪洗面哭了好几次,然后也被他揍了几次,因为作为这些军庄老人,下意识里是绝对不愿意相信,自己所憧憬和追随的那位大人,会有什么闪失和意外。

按照那些大光头和长胡子的说法,这位大人乃是应天而生的人瑞,诸天神佛的垂青和庇佑,都加诸其身,就算有一时挫折,也没有人能够阻碍他的决心和征程的。

然后阿大的回信,让婆娘再次哭了好几天,睡觉都拽着信纸。

最近几年庄子地盘是增加了不少,庄子附近傍户的生面孔,逐渐多了起来,甚至出现了肥头大耳的所谓庄户,原本的清静和安宁,也随着每个季节的水渠田土纷争,一年到头闹腾的真是让人不省心。

以至于前年开始,他就不得不听着老申办,亲自参加庄子组织的夜间巡逻,以免才刚刚冒青的庄稼,被外地成群结队跑来饥肠辘辘的破落户,给连偷带吃糟蹋了。

要知道按照惯例,每年秋获来偷庄稼的,基本都是女人和孩童,抓住了也就意思一下的处置。

作完这一旬的巡逻工分拿到手,坡地和碎田里自种的huā生和芝麻也该收成了。

盘算着这一茬收下来,去渭南的庄子那里换几斗稻米,加上自种的huā生和芝麻舂成米糕,捏成猪鱼牛羊的样式,做完祖祭后,还可以给几个儿女解解馋。

七夕也没剩几天了,女儿家乞巧的针线和织盒都得买了,给二女梳头及笄的裙裳和头huā,也要开始置办。

相比让人发愁的儿子们,军庄户的女儿,却是让人羡慕的抢手货,不但庄内年轻儿郎喜欢求聘,连庄外的殷实人家也是趋之若鹜。原因无他,在幼年时光,军庄户的女儿也要一起受幼塾蒙学,参与一些织绣洗染炊食的集体活动,因此出阁后不但粗通文字,还有一些持家技艺的底子。

相信办了及笄礼的二女,很快就会有人上门来说合。想到这里,他倒是有些舍不得了。

突然庄口的角楼上,吹响了聚集议事的铜板声,这些资深的前军士和老兵,纷纷聚拢起来后,发现晒谷的场地上,站了好几位全身披挂的骑士,满身戎装和风尘的阿大,骑着一只健马,也赫然在其中,他有些抱歉的对着父亲的方向微微点头“尚有勤务在身。。不可久留”

随着四散游走的信使和骑兵“铁甲依旧在。。”

随着这句熟悉的动员口号,那些沉寂多年的军庄中的老兵,只要还能动的,都纷纷被聚拢起来,披甲持仗,带着已经成年的儿子或是女婿,聚在紧闭大门的公所之中,听取传达上命。

“立刻行动起来。。”

“抓出这些蛀虫,将他们扫地出门。。”

“各庄到府中点齐,领取木符跨县交错执行,。。”
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长安北城宫城东角的崇仁坊,炙热的阳光笼罩在这座,滚烫的条石和碎石地面,让推着各种饮子街头叫卖的小贩,和肆铺里招揽生意的伙计,声音都有气无力的。

一个身影汗流浃背蹲伏在街角的阴影里,目不转睛的盯着远方的街道上,直到颈背僵直,眼睛酸胀,头晕目眩,才被同伴拉到路边的茶棚里,灌上一口茶,走到这里的行人,也被这种莫名其妙的肃然和不安所感染,连走路的步伐和说话的声调,都不知不觉变小了许多。

隶属于长安县下,环城公交车行半新不旧,剥落了大半漆色的长厢马车,再次慢悠悠的驶过街道,里面永远坐不满的乘客,也换了好几拨面孔。

但是总有几个改头换面的身影,是不变的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