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看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51看书网 > 超级系统 > V1.X 第112章 六度分离

V1.X 第112章 六度分离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韩风正想找个能够帮上忙的技术人员,没想到粱敬却正好找上门来,并且还带来了一个绝好的创意和不少有用的技术,这让韩风有点喜出望外。

韩风不得不承认,他这个“每台电脑就是一个空间”的创意很赞,韩风很是喜欢。

真正说起来,这个想法并不难想到,很有可能在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过,但真正想要将其用产品的形式实现出来,粱敬是韩风见到的第一人。

未来的互联网将以“人”为中心,所有活动都将围绕着用户展开,不再像以前那样,只是以“信息”为中心,这些信息严格被各大门户网站所掌控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他们能够左右大家的视线和思想。但是,互联网发展到现在,这个中心渐渐发生了转移,开始慢慢转移到“人”的身上,用户的权重越来越大,最突出的表现是博客,个人空间等元素的兴起,这些东西,开始渐渐成为门户网站的替代品,成为很多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,因为在很多时候,个人博客上的新闻往往比门户网站上的更为及时和真实。

于是乎,各种交友类的网站开始流行火爆起来,社会化网络更是被大家所追捧,网民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,一个网站,只要得罪了广大用户,那这个网站的寿命也就可以预见了。这点从人肉搜索的强大就可以可见一斑。

所以说。“人”是关键,只有占有了这个资源,到最后才能取得胜利。

韩风开发“六度空间”,实际上就是看准了这点,说白了,他就是要去“圈人”,只要圈到了用户,以后什么都好说。

当然,这“人”也并不是随便就可以圈到的,你自己得有料。你地产品要能让用户满意,不是你选择用户。而是用户选择你。

韩风的“六度空间”是三维的,是源于现实。但高于现实的,相比起那些平面的交友网站,他有极大的优势,很高,当然成本也高,没有过硬的技术和高度的前瞻性,肯定是不行的。

“六度空间”这个名字实际上就体现了韩风总体策略的方向。

这个名词来源于鼎鼎大名地“六度分离”理论。这个理论源于社会学家rm上世纪60年代进行的实验:在实验中。他要求每个参与者都设法寄信给一个住在波士顿附近地“目标人物”,并且规定每个参与者只能转发给一个他们认识的人。看看到底要经过多少地手才能到达目标。最终根据实验结果,他得出了一个结论:任何两个陌生人都可以通过“亲友的亲友”建立联系,而这两个人之间的亲友数量大约是5也就是说。一个人和另外一个陌生人之间的所间隔的距离不会超过六个,最多通过六个人,你就可以和任何一个陌生人发生联系。

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理论,例如你想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发生联系,或许你的某个同学地朋友地哥哥在水木读书,而那个朋友的导师地某个学生在微软工作,就算他没见过比尔盖茨,那他的某个主管必定见过,这样你就和比尔盖茨之间建立起了一条通道。

根据六度分离理论,假设一个人只认识25个人,那经过7次传递(间隔6人)介绍之后,这个人可以被介绍给25的7次方个人,也即6103515625人,超过60亿。而25只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而已,所以最终的数值肯定要比这个大,最终的结果绝对要超过地球的人口。

这就是社会化网络中的基础理论。

韩风虽然将“六度空间”给建立起来了,但是他一直觉得还差那么一点点,“六度空间”还没有更好的体现出个人的重要性。为此,他设定每个新进来的居民都可以在世界中的任何地方选择一块土地,让他们将这块土地经营成自己的家园,然后以这个为中心,和别的家园发生关系,从而实现“六度分离”理论。

但这并不是最好的,韩风觉得粱敬的“一台电脑就是一个空间”能更好地体现这个思想,因为利用到了居民自己的电脑,所以还能够大大地给服务器减轻压力。

当韩风看到粱敬发来的资料之后,他就得到了极大的启发,他将电脑类比神经元,最终,他甚至可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类神经网络结构的家园网络!

在韩风看来,粱敬开发的这个产品,从技术上来看也就一般,他随便花一点点时间都能实现一个比他更好的产品。

但是,粱敬这个人却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,所以韩风决定将他拉进自己的团队。

粱敬见韩风对他的产品大加赞赏,心中有点激动,毕竟这是从一个“六度”口中听到的。

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,粱敬说道:“六度,我现在也没多大的奢望,只希望我能将这个产品继续开发下去。我知道,相比起'六度空间',我的这个就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意思,以你的技术,要实现这样一个产品,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情。我想,你肯定不会只是开发着玩的,之后肯定要成立公司,对?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